關於心晴
服務項目
專業人員
就診資訊
專欄文章
自律神經失調專題
最新消息
回首頁
 
心晴聯合專科診所_專欄文章
其他文章
聯合報
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健康版 蔡忠佳板橋實健診所主任醫師
你的恐慌症 為什麼治不好?
陳小姐,24歲,化妝品專櫃小姐,去年百貨周年慶期間突然呼吸困難、胸痛、頭暈等,此後多次進出各大醫院急診室,病情控制不佳,發作頻繁……。

黃先生,35歲,房屋仲介業務員,半年前帶看房屋時突然胸悶、心悸、盜汗,四處求醫未見起色,最近因害怕發作、不敢出門,已辭去工作……。

邱太太,43歲,股票菜籃族,近一年來操作不順,每日開盤前就會手抖、惡心、頭痛等,最嚴重的那次甚至出現「快要死掉」的恐怖感覺……。

上述三個案是恐慌症典型的「發作」狀況,患者常在一段特定時間內突然出現強烈害怕的感覺,通常十分鐘內,便會達到最嚴重的程度,合併有心悸、盜汗、發抖、惡心、胸痛不適、呼吸困難、喉嚨梗塞等情形;注意力難以集中、意識模糊;認知上則伴隨有失控、中風、心臟病發等瀕死經驗。

臨床上最常遇到的狀況是,患者到處求醫、長期服藥,但病情卻總是未見起色,許多病患因為病程慢性化,甚至嚴重影響到家庭感情失和,與家人爭吵日多、不敢出門、社交退縮、學業上注意力不佳、缺乏學習動機等,自信缺乏、情緒低落者,更大有人在。

國外文獻顯示,恐慌症可能因為下列原因,造成病程慢性化、療效不彰︰
1.診斷錯誤
部分恐慌症患者可能同時潛藏著內科問題,如貧血、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嗜鉻細胞瘤等,忽略內科治療結果,即使長期用藥,還是屢屢發作。

2.劑量不足
恐慌症患者常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自行減藥,必須經過完整詳細的藥物代謝功能評估、生理評估、包括椎體外症候群、腸胃不適、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評估,才能化解疑慮,讓患者規則服藥。

3.藥物干擾
許多患者可能同時服用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病用藥,若持續飲酒、喝茶、咖啡,使用減肥中西藥等,這些藥物也可能干擾治療效果。

4.壓力
多數患者常將此疾病歸咎於自己「想太多」,並把恐慌症完全歸屬為精神問題,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。其實恐慌症有生理上失調之機制,絕非單純的心理病。
臨床經驗顯示,恐慌症誘發因子可能是心理因素、也可能是生理因素,許多患者甚至有家族遺傳傾向,治療上若出現瓶頸,應小心謹慎找出可能的干擾因素,不只是一味加重用藥。
一般而言,若能同時治療潛在的內科疾病、排除其他藥物干擾、減少過度的心理壓力,給予患者三到六個月足夠劑量的藥物治療,八成以上的患者都可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,重獲身心健康和自由。